全球資金大風吹,吹什麼?怎麼吹?
資料來源:【李雪雯】 2013/03/14
筆者綜合整理了許多媒體與專家的預測,其中的「In」將是「經濟佳(成長)」,至於「Out」則是與「貨幣政策」異常寬鬆的「通貨膨脹」有關。
上週五(3月8日),因為美國就業數字表現「比市場預期要佳」的影響,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漲,觸及到近11個月來的新高點,代表債券的價格大跌。
然而回顧1月份,由於美國經濟出現生機,再加上FED可能縮減購買美債的金額,債券價格總計大跌了1%,10年期券殖利率從1.75%,急揚至2.06%。那時,就已經引發市場對「美債這波大多頭行情是否已經結束」的熱議。
過去,債券空頭曾做過市場崩盤的預測,最著名的一次是在2010年底。當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曾經大幅上升。然而,最終結果卻證明市場的預測錯誤,並且讓債券殖利率在2012年,下降到了記錄低點。但市場上已經越來越相信:上周五(8日)的賣壓,可能是為下降的殖利率將告結束的最新訊號。
事實上從年初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就已經展開了一場資金移動的暗流。而資金明顯流出的標的是:黃金、大宗商品、債券市場;至於明顯流入的,則是美國股票市場。
首先在「資金流出」部分,單以走了多年多頭市場的黃金投資為例,根據專門追蹤市場資金流向EPFR Global的統計,在截至2月27日止的當周,全球商品基金單周資金淨流出高達42.3億美元,失血量不僅是前周8.28億美元的5倍之多,同時改寫歷史新高。
相對地,花旗集團引述新興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EPFR)指出,全球股票基金在1月30日止的當周,流入188億美元,新興股票基金也吸引了36億美元的資金。
投資人今年來已投資全球股票共同基金390億美元,金額比1年前高逾1倍。理柏公司(Lipper)說,投資人今年頭4周投資全球股市207億美元,幅度為2000年4月來最大。
其中,市場最看好的股市便是美股。根據研究機構EPFR所統計,自2月28日至3月6日為止的共同基金資金流向報告指出:亞洲不含日本股票型基金在短暫一週遭資金淨流出後,過去一週再度吸引7.98億美元資金淨流入。
美國股票型基金在3月份第一週,獲得51億美元資金淨流入,是今年以來第三大單週資金淨流入,並且推升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價位。截至13日為止,美國道瓊指數已經連續8天上漲,收14457.19點,創下了新的歷史高點;至於標普500指數的收盤(1554.51)點,則離2007年10月9日的歷史高點-1565.15點,只有10點左右的差距。
但就債券型基金而言,根據研究機構EPFR同一時間的統計,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淨流入15億美元,是連續11週淨流入,累積過去四週淨流入53.17 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淨流入3.9億美元,連39週淨流入;美國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則獲資金淨流入7.80億美元,是近6週以來首次獲資金淨流入。
摩根資產管理市場策略師譚慧敏表示,目前貨幣市場是唯一出現資金「流出」的資產類別,年初至今共流出599億美元。這說明投資者正在將貨幣市場或者其他閒置資金,逐步轉向風險較高的資產。
之前《華爾街日報》就曾經做出預估:假設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由1.93%,回升到4%左右的水主,則國債價格的將有16.7%,這對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國國債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一但市場出現許多分析師所提出的投資人「捨債就股」的「資產大輪動(Big rotation)」情形,難保不會出現許多債券老手們都印象深刻的1994年慘況:當時Fed意外加息,導致債券遭遇大規模拋售。
因為之前摩根大通(J.P. Morgan)曾經做過統計,單單在過去兩年中,全球債券共同基金和債券類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流入資金,就達到略高於1萬億美元,而股票基金則凈流出90億美元。而大規模的資金移動,對全球投資人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就如同小時候大家都玩過「大風吹」的遊一般,當話音終止(市場投資主軸與資金流向確認)之際,沒有搶到位子的投資人,恐怕將是這場投資遊戲中的最大輸家。而且,將會輸得是「措手不及」與「虧損連連」。
正因為如此,對照最近媒體上討論最「夯」的投資熱點-新興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包括澳洲)及中國大陸,還真的值得投資人特別小心了。
因為根據13日的《中國時報》報導: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募集債券基金,不包括人民幣計價就吸金就逾1300億元,以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債為主。如果再加人約400億的人民幣債券基金,換算為台幣將吸金近3000億元,主要都是集中在亞太及新興市場。
當然,不同類型公債對於利率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公債最敏感(因為其債信最佳,提供給投資人的利息也最低),其此是投資等級公司債、高收益債及垃圾債等。
而準備發行相關債券型基金的業者都表示:無論就基本面、資金面或是經濟趨勢,新興國家發展前景相對樂觀,許多新興國家(包括亞洲市場)的債信評等都已升至投資等級,蘊含許多債匯市投資機會。
儘管日圓貶值引發貨幣戰爭,但戰火主要集中在東北亞,東南亞反因日圓貶值,促使進口零件成本大減而獲益。受到經濟成長看強與熱錢流入激勵,東南亞貨幣今年來持續走強。
以泰銖為例,在經濟利多消息激勵下,對沖基金大舉敲進泰銖,12日已猛升至28個月新高,漲幅居新興亞幣之冠。至於菲律賓,由於經濟成長率高居東南亞國家之冠,菲律賓披索在外資大舉匯入下也連連走升,今年以來兌美元累計升幅也有1.1%。
另外,市場揣測日本央行將擴大貨幣寬鬆措施,吸引投資人追逐較高收益的資產,澳幣和紐元兌日圓匯價12日雙雙攀至四年多來的高點。但是,筆者仍不忘提醒投資人要特別小心應對才是。
因為首先,之前《華爾街日報》曾引用巴克萊(Barclays)所提供的指數顯示:美國垃圾債券的殖利率大約有5.6%。儘管這類債券較美國國債的殖利率高,雖然可以為利率上升的風險提供了一定保護,但其流動性並不如美國國債。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開始拋售手中的債券,公司債券可能會面臨巨大壓力。基金也將被迫在流動性相對較低的市場拋售債券,進一步導致這種壓力進一步加重。
其次,《華爾街日報》與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都陸續在年初提出警告:隨著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在2013年下半退場,美元可望走向為期5年的牛市(多頭走勢)。此舉將導致流入新興市場的熱錢撤退,可能會引發一場新興市場危機。
謝國忠提及1980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以及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都是當時美元兌當地貨幣大幅升值,導致新興市場的外債與利息支出瞬間增加。然而在過去10年的美元熊市(美元貶值),使得龐大的熱錢流向新興經濟體,導致這些國家的貨幣升值和資產泡沫化。
當然,匯率與資金流動是一體的兩面:美元的升值,也會吸引其他國家的套利資金外逃;而資金外逃將導致這些國家貨幣的大幅貶值。謝國忠強烈提醒:當美元走強時,這些交易將會萎縮,這將導致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通膨升溫、利率增加與政府債券下跌的結果。
再者,就算是投資專家,其在公開媒體所宣稱的投資策略,與私底下的實際作為間,也存在著「不一致」性。就以「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為例吧。過去幾周,葛洛斯一再強調自己新年度的操盤策略是「持續從MBS套利」。
但媒體從其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網站所公布的資料整理發現:MBS部位2月占總回報基金的比重,已經從前一個月的37%,降到36%,為 2011年8月來最低。而且,這是葛洛斯「連續第8個月」減持MBS。在此同時,該基金在評級在BBB-以下的垃圾債上月比重,已從2%升至3%;美國以 外已開發國家債券的比重從12%減到11%。
假設債券市場的前景疑慮如此之深,投資人就應該馬上把從債券裡的錢,全數搬到股票市場嗎? 對此,James Saft卻不忘提醒投資人「別急」。他認為,全世界當家的是老年人、不甚牢靠的銀行、還有各國央行,他們只要安全的資產,管它價格如何。因此,儘管美國政府財政前景惡化,公債的需求仍強。
至於他給的最佳的建議是:「股票是諸多下策中的上選。對年輕投資人來說,尤其是如此,不妨考慮減持債券到低於一般建議的比重。如果投資債券和公司債一年要賠個2%,那倒不如忍受一點不安全感,或許可以更有賺頭」。
最後,筆者綜合整理了許多媒體與專家的預測,其中的「In」將是「經濟佳(成長)」,至於「Out」則是與「貨幣政策」異常寬鬆的「通貨膨脹」有關。以上兩點,或許可以幫助投資人在這場「大風吹」遊戲的主軸即將揭曉,而且還有點時間預做準備時,成為資產配置更動的重點原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