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勝利,賺錢只是游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更是真諦。
所以,身邊的人要相互珍惜,因為每個世人的時間都越來越少,
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 ,失去了,怎樣也找不回來。離開了,上網也聯系不上!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或長或短;
生活,每个人都在繼續,或悲或歡;
人生,每個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
有些小人,你不須計較,計較會煩;
有些繁事,你不必在意,在意會累。
世界很大,人心很細,哪能不遇到小人?
紅塵很深,人世浮華,哪能没有心煩事?
想得淺一點,活着就該隨遇而安!
看得淡一點,頭頂就有一大片藍天!
誰都會害怕失去,因此是拼了命的珍惜,後來却還是什麽都留不住。
人一輩子,有人羡慕你,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有人看不起你,
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説法;
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再優秀,也得要碰上識貨的人;
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
再真誠,也得趕上有心的人;
再謙讓,也得面對珍惜的人。
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說,你所看到的不要全信。這個世界,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捨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經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缘;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用心數數,我們的生命已經過半,還有多少日子够我們浪费,
好好的活着,簡簡單單地過好老年的每一天!
目前分類:處世心態 (171)
- Feb 14 Tue 2017 23:57
經典文章
- Nov 22 Tue 2016 23:25
人活著就累,所以叫人類
人活著就累,所以叫人類
人的一生就如四季。
- Nov 21 Mon 2016 18:02
成功的人都把它背下來了
- Aug 13 Sat 2016 08:38
人生若如幾回憶(2016-06-21 魏延政)
- Jul 17 Sun 2016 10:01
郭台銘 最完整的創業秘笈
- Jul 17 Sun 2016 09:57
鴻海工程師直接在眾人面前大聲問郭臺銘「為什麼爆肝的是我,首富卻是你!?」,沒想到郭董三句話就讓他羞愧了臉,全場鴉雀無聲!
- Jul 17 Sun 2016 09:47
李嘉誠激勵員工的一首詩!被億萬老板瘋狂轉載
- Jul 08 Fri 2016 23:18
榮格名言
- 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麵的最好方法。
- 每件促使我們註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 思想的動搖并非正確與錯誤之間左右不定,而是一種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
-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
-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 學習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 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 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 開陽光。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 跡象,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 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
-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 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義的事物,也比最偉大但無意義的事物更有價值。
- 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你的「命運」。
-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着一切。
- 如果沒有悲傷與之平衡,“快樂”這個詞將失去意義。
- 造不是來自智力,而是來自源於內在需要的遊戲本能。創造性頭腦與它所鐘愛的對象玩耍。
- 你越是聰明,你的單純就越愚笨。最聰明的也是在單純處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於時代精神的聰明,我們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聰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對這聰明智慧的,也就是單純。但我們也不能沉溺於單純,故意讓自己變成傻子,而是要成為聰明的傻子。……聰明征服世界,單純卻征服靈魂。 事情都是相對的,亦是有度的。
- 若你理解黑暗,它就會抓住你。它臨到你頭上,就像夜晚有藍色的影子和閃爍的無數星星。當你開始理解黑暗,沉默與和平就會來到你頭上。只有那不理解黑暗的人才會恐懼夜晚。通過理解你內在的黑暗、夜晚、玄秘,你會變得簡單。你準備像其他人一樣入睡千年。你睡進千年的懷抱裏,你的墻壁回蕩着古寺裏的聖歌。因為這是簡單的,這從來都是。當你在墳墓裏做着那幾千年的夢時,寂靜和藍色的夜晚正在你麵前展開。
- 我們拒絕承認,一切更美好的東西都是以某種更大的代價而換來。
- 向外看的人是夢中人,向內看的人是清醒者。
- “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達到靈魂的所在。 若他找不到靈魂,他將陷入空虛的恐懼,而這恐懼將揮舞長鞭,驅使他絕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將受無盡的渴求愚弄,在心靈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着靈魂。”
- 你的理由沒集中在事物的善良之上,而是集中到了虛榮上。你不受人性所雇傭,而是受到你自身的利益所支配,你不為事情的完成而奮鬥,而是去爭取普遍認可和如何保存自己的優勢。
- 統一的規則和教育把人逼向孤獨,他們才可以逃離群體無意的壓迫。孤獨卻使人變得敵意、惡毒。 要給人氣度,讓他獨處,他才會自己找到群體并喜愛它。 暴力對抗暴力,輕視應對輕視,愛回應愛。給人類氣度,要相信,生命會找到更美好的路。
- 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
-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接受自己
- 你想去找別人來抱怨,而且是那個曾對你做過不公之事的人,那個不理解你的、誤解了你的、傷害過你的感情、忽視過你、不認可你、而且汙蔑過你的人嗎?對了,他還對你做過些什麼壞事呢?在這中間,你沒有看到你自己的虛榮嗎,你那無止境的荒謬的虛榮?
- 夢無所遮蔽,我們只是不理解它的語言罷了。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是啟迪,是人潛意識在努力使整個心靈更趨於和諧、合理。大多數危機都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只是意識覺察不到而已。夢能夠泄露這一秘密。
- 父母死氣沉沉的生活對周圍人特別是自己孩子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 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
- 神瞎了一只眼,聾了一只耳,秩序亂作一團。你們要對這殘廢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了自己的完美。
- 適用於一切的生活處方并不存在
- 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的自在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
- 人類的所有成就都源於創造性幻想。那麼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象力。
- 不管你是誰,你掉下,我願陪你掉下。 一種是勇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一種是篤定,就算掉落又有何妨。
- 我倦了,我的靈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以外找尋自己。
- 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於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裏。那把後半輩子還給你自己,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
- 沒有人能免於等待,而大多數人都不能承受這等待,他們帶着貪婪,轉而投向事、人和思維,成了它們的奴隸。因為這樣就會證明,這人無力抵抗事、人和思維,它們成了他的主人,而他是受愚弄的傻瓜,因為他不能欠缺這些,不能等到靈魂成為果實累累之地的那一刻,那靈魂是座花園的人,也需要事、人和思維,但他是它們的朋友,不是它們的奴隸。
- 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得幸福狀態,而是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麵對苦難,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
- 人類對自己的了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 “恐懼與可怖都隱藏在表層底下,在我們心靈的深處。你們碰到深層精神,就會感到那冷酷,并為那痛苦叫嚷。深層精神與鋼鐵、火焰結合去。你們害怕深層也是對的,因為他確實充滿恐懼。
- 我漂泊了許多年,時間長得讓我忘記了我還有靈魂。
- “渴求自己吧,這就是道路。”
- 把大師們的繪畫胡亂地堆在博物館裏是一種災難;一百個傑出的才智之士湊在一起會產生一個白癡。
- 誰要是學會了跟他的無力并存,那人就獲益良多。
- 確實,天才的天賦和他的人類品質有時會差異如此巨大,人們不得不懷疑天賦平庸點也許是件好事。
- “如果你相信言語,那麼在你麵前的書卷裏說的從來都是同樣的話。如果你相信的是言語所指的事物,那你永遠都到不了終點。而你卻必須踏上這無盡的路,因為生活并不是受着限制的,而是在無限的路上流動的。但永無止境讓你害怕,因為無限是可怕的,而你的人性會起來反抗,所以你找尋邊界和限制,免得自己踉蹌跌進無限之中,失去自己。你不能缺少限制。你呼喊出言語,它有一層意義,而不是多樣的,這樣你就從無邊的多義性中逃脫了。這言語對你而言就是神,因為它從無數可能的解釋那裏保護你。言語是守護的魔法,對抗那個要把你的靈魂撕裂、撒往四周的、無限的惡魔。如果你最終能說出:‘就是這樣,也只是這樣。’你就會得救。你說出了咒語,無限的就會被禁制在有限之中,因此人類尋找和創造說話。”
- 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到達靈魂的所在。 雖然佛教不談靈魂,但其本質應該是一樣的。這個“靈魂”只是抽象概念,某種“空”,非物亦非無一物。
- 我們的自由不在我們之外,而在我們之內。人會受外在的約束,因為他能打破內在的枷鎖,他還是能感到自由。人也許能以猛烈的行為得到在外的自由,可是內在的自由只能得自符號。 符號是從口中而出、不是由人說出的言語,而是從自我深層的力量和需要上升、不期然置於舌尖的言辭。
- “你們認為地獄的本質是什麼?地獄是,深層帶着你已經不再是,或者你還沒有足夠的力量的找上了你們。地獄是,當你們不再能夠完成以前能夠完成的。地獄是,你們必須如此思考、感受、行動,而你們又知道,那些都不是你們心甘情願的。地獄是,你們知道自己必須要做的也就是希望要做的,而你們自己要為此負責。地獄是,你們知道所有為自己正經地籌劃的也是可笑的,所有精致的也是粗糙的,所有好的也是壞的,所有高的也是低的,所有愉快的也是可恥的。”
-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 你在憤怒中消耗着自己,你用舌頭講話,卻伸出一把冷劍,討論你的復仇之夢。
- 老師聲稱代數是完美而自然的、我們應無條件地接受它,而我甚至不能理解什麼是數。對我來說數學課完全就是恐怖和折磨。我完全不理解代數,這使我膽怯得不敢問任何問題。
- 我當時沒有考慮到,我的靈魂不可能是我的判斷和知識的存有、更大程度上我的判斷和知識才是我的靈魂的存有。因此深層精神逼我,要我將自己的靈魂視為獨立存在的生命,呼喚它、與它對話。我必須明白,我已失去靈魂。
- 一個從未說出的字, 一道從未照耀的光, 一片無可比擬的亂, 還有一條沒有盡頭的街道。
- 我的自我,你是個蠻人。我要與你同住,所以我會把你帶進整個中世紀的地獄,直到你準備好。讓生活可以忍受你。 那試金石就是與自己獨處。 這就是道路。
- 如果一個人在思考方麵是優異的,那麼在情感方麵他就肯定不會出眾。因為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完成兩件事。這兩件事會相互遮蔽。當你想以一種真正科學或哲學的冷靜方式思考時,就必須摒除所有的情感價值。……我曾見到過那些奇跡般完美地控制了他們情感的人,最終卻嚴重地被情感所困擾。
- 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 對習俗和法律的遵從很容易成為對謊言的掩飾,這種掩飾極為巧妙,令人無法察覺。它可以使我們逃避所有的批評,它甚至能夠使我們欺騙自己,令我們相信自己是顯然正當的。但是無論他的正當性得到多少公眾輿論或道德準則的支持,在內心深處、在普通人的意識層次之下,他仍聽到一個低低的聲音:“哪兒有點不正常”。
- 你的叫嚷在距離中死去,我的足印你不會找到。 在這路上沒有人追在我身後,而我也沒有走在別人的路上。我孤獨,但我用生命填滿了孤獨。我自己就已經足夠,我是人,是聲音、對話、安慰、幫助。我就這樣漫步到遠東去,我并不知道我這遙遠的目標會是什麼。我看到前方藍色的地平線,那就足夠成為我的目標了。我趕緊到我東方的上升的通道去。我要我上升的通道。
- 榮格曾於1957年談到這本書:“我跟你談到過那段歲月,追尋內心圖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時光。其他一切皆發源於此。這本書就始於那時,在那之後的枝枝節節幾乎無關緊要。我的一生都在闡釋那些意象,它們從潛意識中迸發,像一條深不可測的河流,在我的內心泛濫,幾乎要毀滅我。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載。後來只是一些外在的現象、科學的闡述與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開端就在那時候。”
- “在這路上沒有人追在我身後,而我也沒有走在別人的路上。我孤獨,但我用生命填滿了孤獨。我自己就已經足夠,我是人,是聲音、對話、安慰、幫助。我就這樣漫步到遠東去,我并不知道我這遙遠的目標會是什麼。”
- “在這些日子裏,你們看到了深層精神隱藏了什麼。你們以前不相信,但如果求教過你們的恐懼,你們就會知道去。”
- 對一件事情我們必先接受它,才能改變它。譴責并不能把我們從困擾中解脫出來,只會使之加劇。
- 榮格從生理學的進化出發,認為正如人類的身體有其歷史一樣,人類的心靈也有其歷史。他說:“我們的心理有一條拖在後麵長長的尾巴,這條尾巴就是家庭、民族、歐洲以及整個世界的全部歷史。” 自遠古以來無數次重復的祖先經驗,積澱在人類心理的深層,這就是不依賴於個人經驗的“集體潛意識”。
- 證明對我是多馀的,因為我沒有選擇,我必須這樣做。
-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麵的最好方法。
- 思想的動搖是在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
- 當內心未曾意識到的沖突在現實中突然發生了,這就是命運。
- 你不能跳出自己的罪而把你的全部負擔拋在一邊。有這種想法就是錯的。...拒絕陰影是個錯誤。如果你拒絕,則集體潛意識就會醒來從陰暗中隱現...;人越是篤信就會有越多邪惡降臨於他。
- 世界上的風雲大事,歸根結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這才是偉大變革的所在。整個未來、世界的整個歷史,最終都是對個人潛在能量的宏大總結。
- 「我一生中的所有‘外在性’方麵,竟全都是偶然性的。只有內在的才最終證明具有實質性及決定性價值。結果,外在性事件的一切記憶便日漸湮沒,而且也許這些‘外在性’的體驗還不知怎的就根本不具有那樣的本質性;而要是真的具有,那就只是它們與我內心發展的某些階段巧合的結果。我一生中極大一部分這些‘外在性’事件已從我腦海裏消失得一幹二凈了——在我看來其根本理由就在於我使出全副精力來對付它們的緣故。」
- 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量相同、持續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 人所麵臨的決定性問題是:他是否關聯於某種永恒。這是人生中最有力的問題。只有當我們懂得真正重要的事物是永恒,我們才能夠使自己避免關註徒勞無益之事和無真正重要性之目標。
- 那些沒有進去意識的東西,將以命運的形式降臨。
- 但每個載體都肩負着個體的命運和目的,載體只需實現這些,就可以使人生具有意義。確實,“意義”也常常可以稱為“無意義”,因為在存在之神秘之物和人類理解之間,存在着某種不可通約性。意義與無意義都不過是人造標識,它們給我們以適度有效的方向感。
- 你所埋葬的存在物會隨你的消瘦而肥大起來。如果你經由拒絕來擺脫自己不喜歡的特質,你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能覺知自己的存在,你越來越宣布自己為非存在,你的惡魔會越來越肥大。
- 這個時代的思維只知道實用和價值。我也以為是這樣的,我一直理解這種想法。
- “世界懸於一線,那根線就是人的心靈。”
- 冷也好不冷也好,上帝都在這裏。
- 信仰的最大罪過,在我看來,就在於排斥經驗。
-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 對死亡的回避是不健康和異常的,它使生命第二階段失去目標。
- 人可以從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自的思考得到能量。內外向的性格都有各自的優點,不必太刻意去改變什麼。
- 個體只有使自我向高於人的心靈權威臣服,才能賦予自己的生命以特質和意義。
- Jun 03 Fri 2016 07:58
鬼谷子21條撼世語錄
鬼谷子21條撼世語錄
北京時間: 2016-02-05 14:20:35
【摘要】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採藥修道。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為老子弟子。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採藥修道。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為老子弟子。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鬼谷子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四人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
1、天下時勢
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風向是時,因風而動的潮流是勢。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聖人知時識勢,因時用勢,因而治世。奸賊逆時生勢,因而亂世。
2、揣天下
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若是揣人,則要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然後推知其心之所趨。若是揣天下,則要透視國情,觀其貨財之有無,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險易,軍力之強弱,君臣之賢愚,天時之福禍,民心之向背,然後推知其國運是盛是衰,是興是亡。
3、謀定而後動
弈棋離不開棋子,你們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塊棋子,置於盒中永遠都是死棋,只有置於局中,才會生動,才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錯,輕則失地損兵,重則全局皆輸,是以任何落子,必謀定而後動。
4、機心與道心
機心是術,若無道心統御,術越高,行越偏,到頭來不僅難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難能。世上多少人沉迷於此,禍及自身,殃及他人。
5、悟道的四重境界
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為聞道,次為知道,再為見道,終為得道。春秋魯人仲尼聞道,但不知其所以然,於是不辭勞苦,趕赴洛陽,問道於先聖老聃。先聖論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見,“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6、術與道
任何學問都有術道之分。就兵學而言,用兵之術在於戰勝,用兵之道在於息爭。故善用兵者,並不好戰,用兵之道,在於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於化干戈為玉帛,以四兩撥千鈞。
7、何謂善言
善言者,言則口若懸河,旁徵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行所不欲行;不言則神定如山,勢若引弓之矢,可使人心神不安,如墜五里雲霧中。此所謂不言即言,無聲勝有聲。
8、觀天下
觀天下就如觀這遠山,不能單靠眼睛,要用直覺,要用心。觀遠山,不必上遠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反過來說,若是真的上了遠山,你只會觀不見遠山,看不到深谷。就好比鑽進林中,但見樹木,不見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處絕頂,用眼望下去,用直覺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9、天、聖、人三道
天道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萬物的生克變化之理;聖道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國、天下大同之理;人道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樂業、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輔相成,失此離彼。遠天道,聖道困;遠聖道,人道難。
10、何謂摩意
所謂摩意,就是投其所好,誘其心情。譬如說,對方廉潔,若說以剛正,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對方貪婪,若結以財物,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對方好色,若誘以美色,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是以善摩之人,如臨淵釣魚,只要用餌得當,魚必上鉤。
11、捭闔道術
捭闔道術,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權,則可決定如何出言。一般說來,當因人而言。與智者言,依博;與博者言,依辨;與辨者言,依要;與貴者言,依勢;與富者言,依高;與貧者言,依利;與賤者言,依謙;與勇者言,依敢……
12、人心之治
天下不治,在於人心不治。人心不治,在於慾念橫溢。欲治天下,首治人心;欲治人心,首治亂象。治亂不過是個手段,治心才是務本正道。若是我等只為治亂而治亂,只以強力統一天下,縱使成功,天下非但不治,只會更亂。
13、天下均勢
所謂合縱,就是保持力量均衡。秦人若是無力,縱親反而不成。秦人只有張勢蓄力,保持強大,三晉才有危機感,才樂意合縱。三晉只有合縱,秦人才會產生懼怕,才會努力使自己更強。秦人越強,三晉越合;三晉越合,秦人越強,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勢,方能制衡。
14、決斷
天下諸事,皆因選擇,亦皆由選擇。人生之妙,正在於此。萬事萬物,涉及決斷的只有兩種,一是易決之事,一是不易決之事。易決之事就是當下可斷之事,天下諸事,大多屬此。易決之事可分五種:一是值得做之事;二是崇高、美好之事;三是不費力即可成功之事;四是雖費力卻不得不為之事;五是趨吉避凶之事。不易決之事,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15、妄念
這個世上,只有兩種人心無妄念,一是死人,二是神人。你兩者都不是,有此妄念,為何要控制它呢?
16、劍道
就劍道而論,天下只有三劍。聖劍又名天道之劍,以道為背,以德為鋒,以陰陽為氣,以五行為柄,上可斷天光,下可絕地維。賢劍又叫天子之劍,以萬民為背,以賢臣為鋒,上應天道,下順地理,中和民意。俗劍又叫人劍,以精鋼為鋒,以合金為背,以冷森為氣,上可斬頭顱,下可剁雙足,中可破腑臟。
17、天下分合
天下分合,可有兩種,一是名分實合,二是名合實分。武王分封,當屬名分實合。西周初年,天下大勢是,周天子威服四方。周公制禮,諸侯皆受王命,禮樂有序,西周四百年因而大治。然而,平王東遷之後,情勢有所變化,周室式微,諸侯坐大,天下大勢開始走向名合實分,終成今日不治亂局。
18、捭闔之術
捭闔之術,捭即開,即言;闔即閉,即不言。捭闔之術,就是張口閉口之術,習口舌之學,知捭知闔,最是難得。難於何處?難於你必須知道何時應該張口,何時應該閉口;你必須知道應該張口時如何張口,應該閉口時如何閉口。常言道,福從口入,禍從口出,講的就是這個理。
19、情心與道心
情心與道心其實並不衝撞。道既存在於萬物之中,自也存在於世俗之情中。天地有陰陽,禽獸有雌雄,世人有男女。陽陰相合,雄雌相匹,男女相配,此乃道之常理。情心即道心,道心亦即情心。生情與修道,二者並無相礙。不悟情心,難通道理。緣到情到,緣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20、凡人皆有心障
常言道,人無完人。此話是說,凡人皆有心障,或表現為此,或表現為彼。目中無人,自吹自擂,不求甚解,好高騖遠,爭風吃醋,自作聰明,凡此種種,心障在於自負;行為孤僻,極少說話,也很少與人合群,此心障在於無自信。修道之本,就在於去除心障。
21、覺他
去除心障,在於自覺,自覺之至,在於覺他。自覺不易,覺他也就更難了。也就是說,他障易除,心障卻是難除。人無自信,他人怎麼能使他自信呢?無自信者需要悟道,修心;自負者也需要悟道,修心。山不在高,在仙;水不在深,在龍;讀書不在多,在精,在領悟,故此能修得其道。
- Jun 01 Wed 2016 00:32
叱吒股市30年》大戶告訴年輕人:為了幾千塊差距就跳槽,真的不值得
by 老馬
上周末和內人及小孩上山去天籟玩水,
- May 28 Sat 2016 10:03
佛說:一句實在話、二句真心話、三句良心話、四句心裡話…(句句入骨,人人必看)
- May 28 Sat 2016 10:01
用「時間」和心看人,而不是用 眼睛!
- May 23 Mon 2016 00:28
佛說:一句實在話、二句真心話、三句良心話、四句心裡話…(句句入骨,人人必看)
- May 10 Tue 2016 13:16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必須認真讀這篇!終身受用
- Mar 25 Fri 2016 00:45
天會黑,人會變! 心煩時,記住這話...!
1.天會黑,人會變,三分情,七分騙,路還長,別太狂,以後指不定誰輝煌!
2.得意時,朋友們認識了你;落難時,你重新認識了朋友。
- Nov 19 Thu 2015 09:19
馬雲「如果一個方案有90%的人說“好”的話,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裡去!」
- Sep 24 Thu 2015 19:07
李嘉诚首次公开回复国人
很多时候,我的选择,是因为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不是因为我想进行这样的艰难选择。

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了解这一点,你就很容易读懂我的自我辩护。
- Sep 20 Sun 2015 23:34
人生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淚點(王牌天神)
很棒的一項觀點分享
在王牌天神2的電影裡,當男主角一心為了要造諾亞方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