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期:「資金狂潮」流到哪裡去了?
 
 
 
日期
2013-04-24
 
 
 
 

「資金狂潮」流到哪裡去了?

資料來源:【李雪雯  2013/04/18

在文章正式進入主題之前,筆者想要跟所有的讀者致歉。這一期的內容非常之長。但是,由於事關所有投資人未來的資產增減。因此,要請所有讀者耐心的看完其中所有邏輯推衍。

當然,如果讀者真的沒有太多時間閱讀完全文。至少,也能夠快速掃瞄並深入思考筆者最後所提供的三項投資建議方向與內容。

這是因為這幾日的金價大跌,可能是未來民眾投資佈局上,最應該重視的變數。甚至,還可能是未來是否能擠身富人階級,或是被逃汰至窮人階段的重要分水領。

一般市場人士都認為,黃金的多頭是建立在亂世、通膨、低利率,以及弱美元等因素之上。因此有人認為:如果黃金的多頭走勢結束,是不是代表以上這四項要素當中,有些已經不成立了?要回答這問題,恐怕要先從金價最近大貶的因素分析中找答案。

才剛在12日,創下自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的金價,單單是15日一天,就又暴跌了9.2%。市場有人認為最主要是因為:塞普路斯為了要償還債務,想要賣出10噸的黃金儲備。但事實上,塞國賣金也只是「喊喊」,還沒有達到實際執行的階段。

所以,最大的「禍首」則被高度懷疑是黃金ETF。這是因為黃金ETF合計持有黃金量,僅次於美國聯準會(FED)及德國央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數 字顯示,今(2013)年至416日為止,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流出的資金,已經相當於該資產2012年全年流入資金的80%

而在金價大跌之後,15日花旗集團也發表最新報告警告:過去10年來商品價格持續飆漲的「超級循環」,現在正敲響喪鐘。花旗並將多項金屬商品預測價位,一口氣調降近10%。

就在花旗大刀一揮下,幾乎所有貴金屬、基本金屬無一倖免。金價今年預測價位慘遭下修7%,從每英兩1675美元降至1555美元;銀價更下修9.5%,至每英兩28.1美元。在此同時,銅、鋁、鋅、鎳等基本金屬今年價位,花旗也分別下修5%10%不等。

據媒體的報導,花旗也同時看空原物料類股前景,警告各種鋼鐵、水泥、石化和金屬類股,可能都會受到打擊。然而就在12日,花旗還將今年的布蘭特、西德州原 油目標價位,各調高5美元,分別增至每桶104美元和90美元。但花旗仍強調:這主要是因今年首季油價走高之故,基本上依舊看淡後市。

撇開金融機構本就有誤導投資人反向進場,以及金融機構也有看不準市場、大進、大出的特色行情。也有人將油價及原物料價格的下跌,歸究於中國大陸的經濟放緩;甚至於金價的下跌,則表現出美國經濟有明顯復甦與通膨壓力減小。

甚至在這一波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連續兩個交易日暴跌之下,紐約股市15日也迎來大跌。S&P 500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跌幅0.9%1575.31點;道瓊工業股價指數也跌逾百點,達到14753.44點。

由於道瓊和標普才在12日,雙雙創下了歷史新高,Nasdaq指數也升至12年高點。因此,持續攀高後的大跌,進一步讓市場也開始擔心:美股大跌僅僅是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專家一致提醒的「技術性修正」?還是新一輪熊市的開始?

筆者個人認為,這些行情走勢所代表的,不是亂世、經濟不景氣,或是通貨膨脹不會來,而可能是由美國量化寬鬆政策所引發的資金泛濫狂潮,開始從某些「已大幅賺錢資產」中抽身並獲利了結。

同時這個現象與徵兆對於所有投資人來說,最該關心的就是:這些徹出的資金都到哪裡去了呢?從各個投資市場來看,資金除了明顯從原物料、商品中撤出之外,部分股票及債券市場的資金,也有明顯流動的跡象。

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2013/4/4~4/10基金資金流向報告指出,美股與日股持續展現吸金動能,美國股票型基金獲26.06億美元淨流入,為連續6週呈現淨流入。

累積今年以來資金淨流入金額已突破400億美元,大幅超出去年同期的150億美元,日本股票型基金單週獲8.23億美元淨流入,為連續12週呈現淨流入,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遭資金淨流出6.16億美元,三大新興市場僅有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

就債券型基金而言,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2013/4/4~4/10基金資金流向報告指出: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淨流入9600萬美元,連16週淨流入,為今年以來單週最少流入金額。

至於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則淨流入7.39億美元,連44週淨流入,20126月以來即未見單週資金淨流出;美國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未見吸金動能回升,過去一週僅獲資金淨流入6200萬美元。
 

以上的資料均顯示:亞洲除了菲律賓股市之外,包括金磚四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歐非中東、已開發歐洲區、整個新興市場(除拉丁美洲外),也都是持續且加速流出的。

至於日本,雖然是「淨流出」,且流量不少,但幅度仍是相對「平緩」許多。唯一大幅增加的是「美國股票型基金」。但「美國投資型債券型基金」則有大幅縮減增速的現象。

單從「資金如流水」的角度來看,它可能來得快,也去得更快。所以,投資人單從全球資金流動的絕對數字及變動率上,不一定能窺探得出與投資相匹配的正確決策。

但總體來說,這些資金流向雖然無法說出100%的事實或真相,卻也能指引出一條與事實相差不遠,且「不偏離正道」的方向。根據筆者的觀察及分析,建議投資人或許該注意以下三項因應策略:

一、開始密切注意美國利率調升的訊息。其實從金價的大跌,就可以讓投資人對於未來的投資趨勢,聞出一絲絲的風向。由於黃金沒有利息,所以,它的價值特別彰顯在「超低利率時代」。

正是因為市場利率低,黃金就能靠著它的價差收益,輕易打敗投資報酬率極低的固定收益型商品,並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然而,假設市場利率開始反轉上升,金價的投資光芒就會霎時暗淡許多。

以美國為例,過去因為卡在需要靠「大量發債」來挹注政府的龐大開銷,所以,必須要維持市場處於極低的利率水準,以及較高的通貨膨脹上。因為對於「欠錢者」來說,利率低可以保證「借款成本最低」;通貨膨脹可以讓「未來要還的錢變少一點」。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開始逐年降低,以上發債的「低利環境」或許已經沒有密切配合的需要了。至於通貨膨脹這層因素,相對於其他利率等變數,也許就不一定是那麼「牢不可破」了。

二、短期投資亞洲新興市場,或許仍可享有「價差、利差與匯差」的三贏局面,但要注意相關的「警訊」,以及標的的「高流動性」。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在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下調了2013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期,稱該地區面臨較大風險,不過在強勁的出口和寬鬆貨幣政策的幫助下,預計今年亞洲經濟增速將超過去年。

再加上日本央行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向市場釋出1.4兆美元的「熱錢」,仍舊會一定程度地支撐住相關市場的行情於不墜。因此現階段來說,投資人不是不能搶「風險性投資財」(例如最近非常熱門的亞洲股市與債市),只不過要記住的是:所找的標的一定要是「流動性」極高的資產。

為什麼高流動性是投資人的短線投資依據?這是因為當資金開始大竄逃時,只有投資在高流動性資產的投資人,才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過去辛苦累積的財富,迅速轉到其他較為安穩、價格不會下跌,或是比較不容易「崩跌」的地方。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出手時間長的「不動產」,恐怕是投資人「最笨」的投資標的。至於「高報酬」、「高風險」,但「流動性更差」的高收益債券(主要集中在垃圾債券),也絕不是投資人的聰明選擇。

目前看來,歐洲還不確定何時會從債務危機中走出,而日本央行誓言這兩年內,要透過「讓日圓貶值」的手法,讓國內的「通縮」轉為「通膨」,再加上老年化問題嚴重的日本經濟,是否真能透過貨幣貶值,進一步擺脫不景氣的桎梏還很難確定,所以長期來看,日圓長期來看似乎並沒有大幅升值的空間可言。

至於差不多同樣喪失「人口紅利」利多的中國大陸,最近的多項數據都顯示,其經濟成長率已出現放緩的跡象。根據《華爾接日報》的分析,中國公布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如此一來,就算最近美元兌人民幣現匯及遠匯的中間價,已連續4天創下新高,也不代表人民幣長期仍有升值的本錢。

三、在適當時機,選擇將資產集中轉往「能夠彰顯財富單位的資產」。單從技術分析來看,只要是跌破頸線的,至少超過一半的機率代表行情已走入熊市空頭。以金價為例,在1600點價位能夠順利站穩之前,恐怕都是最佳的「逢高脫手」的賣點。

從這一點就可以證明上週四,筆者在上一期《我是有錢人迷思379-市場越迷糊,投資人要更聰明》專欄中的預測「分批逢低承接的時點並不是目前剛破每盎斯 1500美元左右的價位,而應該是更低的價位(很可能是900~1000每元間)」是正確的,而不是某些專家所呼籲的「可以逢低承接」。

但是對於在以上近來大跌商品投資,並且遭到套牢的投資人來說,金價這段期間的任何「反彈」都將是「賣點」,而任何「下跌」也都不太可能是「最佳買點」或「逢低攤平」的好時機。

筆者不是不看好黃金,而是單純地認為,在世界各國廢除貨幣的「金本位制」之後,黃金能夠在「抗通膨」及「保值」上所能發揮或彰顯的價值,就已經所剩不多了。

或者更嚴格的來說,「抗通膨」與「保值」功能,就只有在全球貨幣面臨非常惡性通膨,且完全無法控制的險峻時刻。剩下來的時間裡,黃金價格就只是被市場投機客炒作的標的之一。特別是合計持有黃金量非常大的黃金ETF,更將扮演助漲殺跌的效果,造成金價的波動更大的結果。

而在金價能夠盡情發揮及彰顯上述功能之前,筆者大膽假設率先登場的,應該是具有「幣值看升」與「未來一段時間之內,計價單位變動最小」的貨幣計價單位。

正因為這個角度,近來非常熱門的,大量淨流入並投資日股與日本房地產的方式,恐怕也是最笨的投資標的。就算投資人能在其中獲利,但是一個「匯差損失」,就會將收益全數吃光。

其次,如果把一國的貨幣也當成一種「商品」,那麼,「匯率」就是外匯市場上,用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過去黃金之所以能保值,是因為它是所有「金本位」制度之下,可以提供給貨幣持有者「能夠換回一定價值黃金」的保證。當一國的紙鈔因為「超發」而產生通膨之後,民眾只好透過黃金,才可望重新拾回原本的購買力。而且,過去的黃金購買力是穩定,而波動最小的。

但是,在目前金本位制度不存在,以及炒作資金多、空雙方對作之下,本身價格就極端不穩定,還要靠別的貨幣(美元)來計算價值的黃金,又將如何順利發揮「穩定」且「保值」的功能?

簡單來說,人們選擇某一種貨幣或計價單位,主要就是希望從這種貨幣或計價單位,讓自己的利益「極大化」。假設以黃金做為計價單位時,個人財產得以「極大化」,大多數人就會選擇黃金,而不是其他貨幣。

但如果黃金自己的價格都「大幅波動」,所有投資人恐怕只有「另尋其他貨幣計價單位」一途。筆者大膽假設,這個新的短期計價單位,將是以「安全性高的銀行帳戶數字單位」為基準。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人能夠適時地在資產泡沫破裂、個人資產大幅減損之前,把這些資產轉移到「高幣值」、「高利率」,且「安全」的銀行帳戶中,恐怕才是最能夠讓自己的資產「保值」、不會大幅貶值的最大關鍵。

當然,筆者的意思不是說,日後投資人永遠都要將錢擺在銀行中,而這,也可能只是暫時性的權宜之計。因為世間做為資產計價單位的貨幣或基準,不但變動頻繁,更沒有一個恆久不變質或變心的計價單位。

如果在當美國升息號角開始之前,投資人將資產移往安全性高的銀行,才能夠收到「保值」、「避免資產減損」與「賺得利差」的三大好處。甚至,如果投資人所選擇的地區貨幣有「升值」的利多,還能夠連「匯差收益」都一併獲得。

最後,筆者最最想要提醒投資人的是:當許多人都不耐於「安穩」及「利息低」的投資標的上時,恐怕也是市場投機達到歷史高峰的時刻。

此時,每個人最該關心的是「投資大戶的資金流向」,並且跟著將資產進行移動,以免在資金狂潮退潮之後,才發現自己是那個唯一沒跑掉,所有衣物(資產)都被泡沫襲捲一空的悲慘一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ovec8888 的頭像
    alovec8888

    alovec8888的部落格

    alovec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