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長時間沒來雪球,並非對雪球或者某個球友有何不滿,只是覺得投資應該是件很私人的行為,沒必要總拿到公共平台上討論,加上我自身的投資體係也在不斷修正和完善中,所以這兩年極少再公開談投資這個話題。今年首個月的股市表現很弱,前一陣雪球找到我,希望我能寫篇文章談談熊市的經歷,以安慰那些受傷慘重的投資者特別是新股民。儘管我知道寫這些的用處並不大,畢竟能長期在股市賺錢的終歸只是極少數人,不是誰的理念和文章就能改變的,但考慮到當前的市場現狀和投資者的心情,我還是欣然應允了。
寫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我個人在熊市的一些歷史經歷和心得,讓部分人受些啟發,或者在市場低迷時起點心靈雞湯的作用。但要提醒的是,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過去的經驗只能參考,而不能生搬硬套。自97年入市以來,大大小小的熊市我還真經歷了不少,每一輪熊市我都會遭遇不同程度的損失,但同時也讓我學會了在逆境中茁壯成長。每次熊市過後,我的市值和投資心態,基本上會提升一個新的台階,幾個回合下來,任何暴漲暴跌在我眼裡,都已顯得云淡風輕。很多人對我08年那波熊市的表現還記憶猶新,其實那時我在股市已經算比較成熟了,對於我而言,最難熬也最難忘的,則是04、05年的低迷階段。04年10月份,我正式轉型做價值投資,此前雖然也有7年的股齡,但始終沒有形成穩定的投資體系,心態也顯得十分浮躁。曾經聽過各種內幕和小道消息,跟風過眾多高手和知名股評人士,也曾挑燈研究過紛繁複雜的技術指標,憑感覺和經驗挖掘出形形色色的個股......這些在某個時段非常管用,甚至立竿見影,但某個時段又讓我前功盡棄,幾年忙忙碌碌下來,到最後通常是“劇情很精彩,結尾很平庸”。
考慮到我對股票的喜好程度,以及對物質生活的改善需求,我不想再這樣繼續浪費光陰,決定尋找一種長期穩定的獲利方法,通過不斷自我反省和總結,漸漸走向了以企業基本面為核心的長期價值投資之路。       
 
剛轉型的那段時間,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非常艱難。一是國內鮮有成功的典範做指路明燈,基本上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並不清楚會有什麼結果,完全是靠一種意念和樂觀精神來支撐。當時股市規模還不太大,參與的群體和現在也不可同日而語,大多數人對股市都不怎麼認可。我那時候已經辭去了工作,但完全不敢和家人說在炒股,只能謊稱在做其他事情,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問起時也是支支吾吾,心裡沒什麼底氣,充滿著深深的自卑。正如當時我周圍一個股民大姐所說,”現在都不好意思和人說自己炒股,覺得太丟人了”。二是那些年我的資金體量太小,我除了一項長期的固定投資外,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每個月的生活開銷,最初是靠僅有的存款來支撐,到後來存款不夠了,就不時通過減持少量股票來維持生計,或是在網上倒賣唱片賺些小差價。由於手頭拮据,當時連社保都沒勇氣交,中斷數年後,直到10年底才全額補上。05年底我曾配置過2300股雙鷺藥業,原本對公司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但由於06年1月回家過年需要錢,不得已在10元附近賣出1300股。後來07-08年雙鷺藥業的強勁表現,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也讓我養成隨時做好現金儲備的習慣,此後就再沒像這般被動過。從性格上來說,我一直都算樂觀堅強,但05年6月初的某一天,當我整個市值瞬間跌破10萬時,我的心也一下降至冰點,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與迷茫。還好當時已提前佈局優質成長股,此後雖大盤仍繼續下行,並一路跌至998點,但我的股票都已提前企穩回升,沒有隨大盤創新低。這種個股與大盤之間的反差,又再次堅定我投資優質公司的信心,也讓我逐漸開始淡化對指數的關注。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出,終於迎來了06-07年大牛市。價值投資在這一輪備受推崇,雖然我沒有參與主流的藍籌品種,但還是依托優質的科技股攀上了股市的第一個台階。有了前一階段的積累,到08年大熊市時,我的信心和耐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投資體係也日漸清晰和成熟。由於當時我每週都在博客上公開自己的操作和心得,除了像以往那樣接受市場大跌的檢驗,還要面對公眾的監督和評價。假如那時我沒有公開任何投資行為,估計肯定會要輕鬆很多。上半年我的股票走勢尚且堅挺,但到下半年也跟著大盤一起走弱,賬面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有些心態不好的人便開始冷嘲熱諷,跟風買進被套的人也頻頻指責抱怨,當然也有部分長期支持者一直在給予我鼓勵。除了市場本身和公眾監督帶來的壓力,親朋好友也無形中給我造成了困擾。比如當時老家的一個親戚跟我買了大華,正好身體狀況又不太好,每次股票一跌就打電話來問。說實話那個時候自己也挺難熬的,但考慮到對方的身體狀況,還要強打起精神耐心去安慰。如果說上一輪熊市我的心態主要是困惑和迷茫,那麼這一輪則更多地是煩躁和委屈。那個時期我寫過很多勵志型的周記,比如《直到世界末日》、《你冷不冷》等,雖然這些文章有些打雞血的成分,但拿到當今的市場來看,似乎還是挺適用。不得不說,在眾人恐慌的世道,如果能靜下心來理清思緒來認真寫點東西,會讓自己變得理性和堅強,就彷佛真的有個智者在開導你一樣。      
 
08年底的4萬億投資計劃,再次將我從熊市的泥潭中拯救出來。由於當時我已收回部分長期投資的資金,並連同收益一起追加到了大華,而此後幾年高成長的優質小盤股表現突出,使得我的股票市值有了很大飛躍,投資心態和個人影響力更是大大提升。隨著股票市值的飛速增長,我也開始逐步兌現部分收益來改善生活:先是補償了過去幾年應有的支出,然後通過貸款買了套位置不錯的房子,同時還陸續做了些其他方面的投入。考慮到每個月要還3萬元左右的房貸,加上生活開支也相應上升不少,為穩妥起見,到10年底時,我留了較多的現金放在銀行理財,以備不時之需。11年整個市場走弱,我重倉的省廣和水晶出現持續大跌,市值也急劇縮水。儘管前兩次大熊市已把我磨練得非常淡定,但當市值持續縮水時,面對著每月高昂的開支和周邊一些鐵桿沮喪、失望的表情,我的壓力其實也非常大。但是考慮到自身的影響力,又無法將這種壓力傳遞給任何人,依舊只有靠自己來硬撐。所幸這個時候內心已經逐漸強大,對上市公司的分析能力也比以前提升不少,於是一方面不斷和上市公司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掌握企業的基本面來給予自己信心,另一方面又認真在博客上對投資標的進行系統性梳理和分析,讓部分鐵桿支持者也吃了顆定心丸。              
 
再回到始於去年6月的這波熊市上來。對於去年的行情,最初從估值角度和歷史經驗來看,我都是持不樂觀態度的,加上我開始計劃參與創投,於是在14年年底,我陸續從股市套現了約4成的資金。去年上半年小市值股票集體瘋狂,大大超乎我預期,隨便抓個什麼股票,都能有很高的收益。有了解內情的朋友戲稱,“如果你把資金都投到股市,那賺的會更多”。雖然也是這個道理,但我並沒什麼遺憾,畢竟這些年在股市上累計的收益已經讓我非常知足,更何況市場泡沫也很嚴重。儘管感覺到較大的市場風險,但考慮到留在外面的閒散資金較多,也就沒再從股市抽資,只是在品種和結構上做了些調整。6月份開始了所謂的股災,我的市值出現斷崖式縮水,跟前面2次熊市相比,這次暴跌時我的心態要好太多,除了在消費上略有壓縮外,其他完全沒影響。這一方面是由於我沒有任何融資行為,手上又握著充足的現金,另一方面是原本對去年就沒什麼盈利預期,不屬於我的短期利潤並不急於套現,所以大跌前壓根就沒打算跑路,做好了利潤隨時被沒收的心理準備。8月份從歐洲回來後,周圍的人都談股色變,為了平復一下朋友們的恐慌情緒,我在雪球上發了2篇文章,同時自己也對新的市場環境和所持公司的基本面做了仔細分析。經過股災2.0後,少數前期漲幅過大的優質成長性公司,泡沫已被擠得較為充分,也跌出了價值。而正好此時我的創投計劃又有了些改變。上半年在尋找項目時,可選擇的標的實在太多,大批的項目分析書和公司資料令我眼花繚亂,也耗費了我不少精力。由於很多數據都沒有經過審計,雖然也有業績和上市對賭之類的承諾,但內心總感覺不如我投資上市公司那般踏實,在不斷的糾結中,最終也就投了一個項目。畢竟我屬於個人投資者而不是一個團隊,我的優勢僅在於對二級市場的把握,而創投除了考驗人的眼光和膽識外,更多地還是人脈和資源的積累,這並非我強項。雖然說創投一旦成功即是暴利,但我早已過了單純追求財富增長的階段,與其將資金被動交與別人,還不如在股市上自己主宰更有樂趣。再三考慮後,我決定不再刻意尋找創投項目,而是打算將原先留做創投的資金一部分回流到A股,另一部分用於境外美股投資(計劃用2年左右的時間研究摸索下美股,先小規模試水,找到規律後再逐步加大投入。理想的結果是將A股的一些經驗複製到美國的優質成長股上,實現A股美股雙贏,最壞的結果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對A股的思路又形成乾擾,造成兩軍集體覆沒)。      
 
9月份我陸續把部分閒散資金回流到了股市,雖然當時趨勢還不明朗,但我是從長線投資的角度來考慮,並做好了被套一年的打算,只是沒想到四季度反彈力度會這麼大,不少個股都收復失地甚至創出歷史新高。在建倉新品種的同時,我也大幅調整了持倉品種和結構。前期隨著市場大跌,個股無論質地好壞,都是泥沙俱下,從資產置換的角度,我將手中一些估值過高且經營前景黯淡的公司拋出,換成了估值合理且治理結構完善、成長性較為明確的企業。前兩年小市值公司過於受追捧,市場泡沫嚴重,導致我也逐漸偏離了原先價值投資的軌道,開始淡化企業的內在價值,而更多地傾向於補漲、小市值和熱門題材。事實上在去年4月,我就已經意識到這個現象,並持續寫過幾篇週記來反省和調整,準備重新回到價值投資的軌道上來。如果是細心的股友,從我公開的某些持倉變化應該可以看出,二季度我就開始逐步減持基本面下滑的股票了。由於四季度市場整體反彈力度較大,讓我全年還是取得遠超預期的收益。不過基於種種考慮,此後我沒有任何的減倉行為,所以16年1月份股市暴跌,我的市值縮水也是相當慘重的。在前期的下跌中,我又將原本用於境外投資的少量資金用於抄底A股,雖然從日常開銷的角度來看,我目前的現金流還算充沛,但A股的配置比例已經超出預算,考慮到後期還會有些其他投資方面的支出,如果股市仍繼續暴跌,我估計也只能跟大部分投資者一樣老老實實臥倒了。      
 
從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的確是比較嚴峻。一個是整體的估值還處在歷史偏高的位置,泡沫還未完全擠去。另一個是全球的經濟形勢都不樂觀,中國更是面臨著諸多問題,企業的生存環境比以往要困難不少。不過越是艱苦的環境,我覺得越有利於大浪淘沙,讓真正的優勢企業發揮潛力,體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就像真正優秀的投資人大都能安然度過熊市一樣。儘管我知道現階段企業面臨的壓力普遍都很大,但我相信勤奮刻苦的國人還是能適應夾縫中生存,真正的優質公司以後也會越來越多。通常來講,熊市階段由於缺乏賺錢效應,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市場資金也會比較短缺,但場內資金並不可能完全撤離,有限的存量資金往往也喜歡集中在那些真正優秀且增長明確的企業上避險。弱市階段,投資者普遍都期盼政策上的利好,其實這些往往只起到短期刺激效果,很難真正讓投資者賺到錢,就像每輪大牛市都要絞殺大批股民一樣。對我這樣的長期價值投資者而言,能很容易找到低估值的優質品種就是最大的利好,而市場泡沫過大、優質公司被資本哄搶造成高估值,或者整個市場一潭死水完全沒有人氣,才是真正的利空。       
 
中國的股市雖然有近30年的歷史,但跟西方成熟市場比較起來,總體還處於摸索階段,有著諸多的不完善。應該說,體制上的漏洞和監管的缺失以及執法的不力,是造成中國股市畸形發展的主要根源,不過投資者的盲目、浮躁和貪婪也是股市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體制上的問題我不便討論,但如果我們在投資習慣上能有效地自我約束,還是有希望很好地存活的。結合我個人的一些心得,在投資習慣方面給予普通投資者以下幾點忠告:
1,不要盲目去炒股。
大多數人買股票,既不精通,也非興趣,而是一種盲目的行為。一種是隨波逐流,原本是不關注股票的,看到很多人都在參與,而且似乎都在賺錢,於是不管自己是否適合,就一頭扎了進去。潮流這個東西,我覺得除非你能引領,如果刻意去追隨,遲早都會被潮流所淘汰。二是通脹倒逼的邏輯。經常會聽到人講,“目前銀行利息太低,連通脹都趕不上,我們又沒別的理財渠道,只能買股票了”。其實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就像大家都要去河的對岸,但是沒有別的方式,只能靠游泳過去,如果你不習水性而撲通跳進水里,那會是個什麼結果?沒有其他理財渠道,並不能保證買股票就可以讓你抵禦通脹和增值。其實股市看似簡單實則風險很大,大部分人以為看幾本書,或者找幾個高手學一下就能掌握要領,其實這是個誤區。如果對股票本身沒有興趣和悟性,只是單純地為了賺錢,那往往是很難成功的。
 
2,普通投資者慎用槓桿。
就目前來講,中國股市可能是個人投資者佔比最高的,而成熟市場的參與主體則是專業的投資基金。正是由於這種群體差異,很多金融衍生品其實並不適合中國,因為這些需要很專業的金融知識和投資技能,還要有相當敏銳的市場嗅覺,而普通個人投資者大部分是不具備的。特別是融資融券等槓桿,很容易放大投資者內心的貪欲,這樣反倒會加快個人投資者被市場消滅的進程。我周圍投資股票的朋友,通常都會記得我的兩個勸告:一是要用閒錢來做投資,二是不要藉錢和用槓桿,有多大能力和財力就做多大的事。
 
3,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不要迷信和依賴任何人。
大部分人進入這個市場,基本沒什麼自己的觀點,要么是自己胡亂操作,要么跟著所謂的大V操作。無論是做什麼,我認為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在不斷地學習和總結中讓自己成長和成熟。對於大V和成功人士,我們可以藉鑑他們的一些適合自己的好東西,但沒必要完全迷信和一味模仿。再優秀的人,也不可能任何時候或任何方面都正確,有時候反倒還不如常人。跟著大V操作並非沒有風險,即使你運氣好,遇到德藝雙馨願意無私幫你的大V,但如果你一直不會獨立在股市運作,一旦大V出現失誤或者大V失聯,你就會非常被動,很可能一次損失便將你多年的利潤全部吞噬。所以說,靠人不如靠己,我個人比較欣賞新東方俞敏洪說的這段話:一個人與其有錢,不如讓自己變得值錢,值錢的人才能體會到什麼叫成就感。
 
4,股票愛好者不可過度痴迷。
由於股票本身俱備較大的吸引力,部分人參與到這個市場,除了希望賺錢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興趣。經常會看到有些職業和非職業股民,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股票關注上。早上起來要瀏覽各類財經信息,交易時間要緊盯盤口,下午收市後要找其他人進行交流,晚上則要瀏覽上市公司的公告,還要進行複盤選股,抽空還得上股吧和雪球等論壇去灌水,一整天下來都十分緊張和忙碌。對股票喜歡固然沒有壞處,但凡事過猶不及,無論是短線還是中長線,我覺得都沒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姑且不論這樣是否有效率,如此這般辛苦和勞累,即便賺到大錢,卻沒有時間和精力享受生活中其他美好的東西,甚至還把身體搞垮,真的有些不值。更何況有效的方法比勤奮更為重要,就好像讀書的學生一樣,有的從早到晚在學,但成績卻一直不好,而有的人表面看似乎經常在玩,但最後的成績卻總讓人折服。其實這不完全是智商方面的差異,學習方法和效率才是重點。投資其實也是一個道理,需要隨時保持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要是一天到晚都圍繞著股票,不僅情緒會受市場波動影響,也容易神情恍惚,這樣就很難理性分析和操作。
 
5,準確自我定位,不要好為人師。
股票屬於高風險的投資品種,但很容易給人操作簡單的表象,這也導致很多入市的人都十分自信。賺了就認為是自己的實力,虧了則喜歡找客觀原因。而且我還注意到一個現象,不管是賺錢還是不賺錢的,都喜歡給別人建議和指導,好像自己就是專家一樣。有些人在市場取得一定成績後,內心便開始膨脹,不管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也不考慮風險和責任,就盲目地做起了委託理財或私募。十多年前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覺得利用這種槓桿能加快財富積累的步伐,當時曾計劃經過2次熊市洗禮後,再去從事這個事情。不過到了後來,一方面覺得自身積累已足夠,另一方面發現做私募壓力太大,需要很強的承受能力。畢竟自有資金和他人的資金操作起來心態完全不一樣,就好比模擬和實盤的區別,所以後來我決定不去從事這個職業。坦率來說,我是不具備這個心理承受能力的,更何況在金錢和自由面前,我肯定要選擇後者。有時也感覺那些基金經理真不容易,雖然有少數人職業道德欠佳,但大部分都還是想盡力做好,只是很多人自身的能力和心態達不到,再加上體制的約束,所以業績不怎麼理想。
 
6,保持淡定,讓內心真正強大。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曾經說過,“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真正的智者,心態其實都是非常平和的,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和能做什麼,很少去做與幾無關的事情。有些投資大盤藍籌股的股民,本身水平其實還可以,過去幾年累計複合收益率也還不錯,但這幾年看到創業板個股漲的離譜,內心漸漸不平衡了,一會指責別人投機,一會為自己叫屈。內心真正強大的人,通常只會專注自己熟知擅長的領域,而不會有精力去關注自己不認可或者不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就不太容易被陷阱所迷惑。如果你是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不管那些垃圾股和題材股如何瘋狂,都不要去關注和動心,這樣你的內心就會很平靜,也不會上當。但如果你明明知道股價已經嚴重高估,還是要去博題材、賭莊家,等到最後輸的一塌糊塗時,你就沒有理由再去責怪別人,而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最後,我再針對幾個問題做下解釋:
一,目前我的博客僅對自己開放,其他任何人都看不到,希望不要再發私信要求開放博客了。去年我的某些文章尚能在小範圍內流傳,但從今年開始,除了少數理念心得型的文章會選擇性公開到雪球等公眾平台,其他公司分析和個股操作思路的文章,都將暫時當作商業機密封存,沒有第二個人能看到,敬請諒解。
二,由於我極少登陸雪球,球友們發的私信我大部分看不到,這次登陸時發現有近萬條信息,但實在來不及看,更談不上回復了,也請諒解。本身平時我的事情也多,所以寧可給人高冷和裝B的印象,也不願把時間浪費在交際上,而且我也一直在縮減自己的圈子,希望能多些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感興趣和有意義的事情。雖然雪球的粉絲看著不少,但基本都不交流,像我的微信好友也就400左右,真正互動交流的實際也不到100人。
三,很多人對我的理解和認識過於機械和刻板。任何事物都是動態變化的,過去的習慣不代表今後還會沿襲。比如很多人都認為我的股票一定要賺多少倍才會出局,但事實上我是根據公司基本面和估值體係來操作的,有些股票可能只拿1個月或者半年就會拋出,比如13年的沃森和14年的某幾隻股票都是半年內就已清倉。另外我也並非常年滿倉,賬戶市值越高時,非股票資產的配比也會相應提升。還有很多其他關於我的評價,其實都是有誤的。
四,大多數人以為我實現了財務自由,成天到處旅行,就沒有任何壓力,實則不然。人在不同的階段,處在不同的層次,都會面臨不同的難題和壓力,越是達到一個高度,壓力反倒會越大,就好比企業老闆的壓力要遠大於中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一樣。尤其是像我這種單打獨鬥的,很多事情跟以前比操作起來都要難的多,只不過是我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的狀態變得輕鬆和充實。      
最後祝球友們新春快樂,猴年投資順利!

作者:重力加速度
链接:https://xueqiu.com/6011012030/6466776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ovec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