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利穩健投資靠紀律制勝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文/李秀利/記者謝易軒採訪整理】
自大學時期,因為就讀相關科系的關係,當時就開始接觸投資領域,迄今累積投資經驗已經超過20年,包括自己操作股票、基金以及出社會後觀察過各種客戶的操作,一路走來,我對投資的心得是「穩健勝投機、專業勝臆測」。
一開始,因為我還是學生,手邊的錢並不多,且課業繁重,沒有太多的時間盯緊台股盤面,但又想要學習投資股票,因此那時候對於股票的選擇方向是以低價且營運穩健的權值股為主。
印象相當深刻的是,20幾年前我買入國內鋼鐵龍頭中鋼,那時候中鋼僅10幾塊,雖然鋼鐵產業會面臨景氣循環的波動,但拉長時間來看,中鋼的獲利能力及配息率都相當穩定,這次的投資經驗雖然沒有讓我賺進暴利,但卻有相當穩定的報酬,也讓我體認穩健投資的重要性。
後來出社會後,開始近距離接觸市場,我看過許多大戶在股票、期貨市場上大起大落,這讓我更加深對於穩健投資的觀念,所以在初入職場的時候,我開始接觸獲利較為穩健的海外基金。
投資人可能對於這個領域較為陌生,與國內大多數基金不同,有些海外基金具有生涯規劃性,基金將會依照投資人的年齡進行適合的資產項目來調整,針對這項投資,我只參與到40歲以前的規劃,同時也搭上股票全面大漲的行情,對我而言是一場相當成功的投資戰役。
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加上法規的限制,以及規避與客戶爭利的關係,我對於資金的配置,都以定期存款為主;儘管如此,在與客戶互動的過程中,我從客戶操作觀念中,學到寶貴的投資經驗。
在這過程當中,有位客戶讓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這位長輩在金融海嘯前,歷經過兩次台股萬點行情,在投資過程裡頭,從一次的重傷中學會停損的觀念。
他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的時候,將手中部位從大盤9,000點一路減碼到3,955點,因此在相對低點時,不僅他受傷的程度比一般人低了許多,且手頭上還有大把現金可以投入。
正因為如此,後來他在大盤回升至不到6,000點的水位時,就已經把虧損的部分通通賺回來,然而那時一般人可能還在等手上的部位解套。所以,我建議投資人一定要嚴守操作紀律,這會讓自己隨時保有足夠的投資戰力,在行情來時,會有更好的機會反敗為勝。
選標的看基本面 跟著趨勢賺
上市櫃股票上千檔,相信每位投資人都有自己獨到的選股邏輯,在我的經驗裡,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尤其順著趨勢去作,以波段的角度去投資,長期來看,績效絕對是會勝過不停地短線進出。
舉例來說,有一次經驗讓我印象相當深刻。在2008年底時,當時正逢景氣谷底,各個企業大放無薪假之際,如果投資人還有印象,當年掀起一股「宅經濟」風,感受到大環境的氛圍,我判定這樣的趨勢肯定會延續很久,建議客戶買進線上遊戲公司網龍。
當時網龍才70、80元,由於產業趨勢形成後,短期間很難以改變,那一波網龍漲到超過500元,直到產業景氣翻轉,股價才一路往下,這就是我強調所謂「順勢」操作的重要性。
然而,其實台灣股票市場不比美國,股價對於產業變化的敏感度相當高,加上現在訊息傳遞相當快,投資人需養成自己對於訊息的判斷能力。
舉例來說,今年5月開始,SM的報價開始揚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要選擇投資國喬還是台苯呢?多數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台苯過去財報虧損,信用評等不佳,而去選擇國喬,但如果以SM營收比重的角度去看,台苯的受惠程度卻比國喬高出許多。
回頭檢視自5月以來的股價漲幅,台苯的確比國喬高出許多,因此,我建議投資人強化自己對於基本面的判斷能力,再由籌碼面及技術面去做進、出場的依據。
(本文由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口述,記者謝易軒採訪整理)